|
|
|
|
南通励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|
|
地 址: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工业开发区 |
|
电 话:0513-88820666 |
|
手 机:18252493999 |
|
邮 箱:ntkanghai@163.com |
|
|
|
|
|
孩子有不当行为时该如何来开导 |
|
孩子有不当行为时,我们最先想到的行动是什么?惩罚?没错!因为这是最快制止不良行为的方式。孩子一旦遭到惩罚,就会立即停止不当行为,但不久,还是会再次出现,并且是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出现。所以,从长期来看,惩罚的效果是负面的,我们不要被当时的效果所愚弄。
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4个“R”中的一种或全部来“回敬”我们:
惩罚造成的四个R
1.愤恨(Resentment) ——“这不公平!我不能相信大人!”
2.报复(Revenge) ——“这回他们赢了,但我会扳回来的!”
3.反叛(Rebellion) ——“我偏要对着干,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。”
4.退缩(Retreat)
a.偷偷摸摸 ——“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。”
b.自卑 ——“我是个坏孩子。”
当我们对孩子实行惩罚的时候,孩子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作出的决定。然而,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。
比如,一个孩子有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定“我是一个坏孩子”,并且会继续扮演“坏”的角色;而另一个也认定自己“坏”的孩子则可能会变成一个讨好者(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),以此来求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爱。
想想我们自己上一次被不公正对待时的感觉,当时有合作的意愿吗?想要表现得更好吗?
我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看电视被家长打的情景。爸爸妈妈希望我能考一个好学校,跳出农门,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所以不许我看电视。每天做完作业后要求我复习复习再复习。但是,做完孩子的我,真的无法忍爱电视的诱惑,所以每次做完作业后我就偷偷的看,有一次不小心弄出声响被发现了。父母恨铁不成钢,盛怒之下打了我。
但是,我并没有因为挨打了而放弃看电视的想法,甚至可以说,他们越不让我看,我越是想看。我心里想着:嗯,我下次要小心点,不要让你们抓到了。
所以,你看,惩罚只是当时制止了我看电视的行为,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让我不看电视。
研究表晨,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,要么变得极其叛逆,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。
错误是学习的机会
孩子会犯错误、做错事,这是很正常的。假如我们抱着批评的态度,孩子本来想做好事情,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能做好,孩子可能无意中犯了错,如果家长单单把错误拎出来,进行批评,这就放大了错误的严重性,反而渐渐培养了孩子永久性的缺点。
举个例子:
幼儿时期,孩子说话可能结结巴巴。如果我们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忽略它,这个现象就会自然消失。但是,如果我们强调说:“说话不要结巴!”反而强化了孩子的口吃行为。
从儿童行为背后的四个错误目的来分析:
1、他可能会因为口吃引起了家长的关注而故意口吃;
2、他可能因为反抗家长的控制而故意作对;
3、他可能因为受到了伤害而要通过口吃伤害对方;
4、他也可能因为觉得自己无能、不被爱而放弃改善。
所以,对孩子错误的强调无法改善孩子的行为,即使暂时改善,长期看一定会带来更大的挑战。
无论是我们自己,还是孩子,都会犯错,但是极少有错误会变成大灾难。
我们需要允许孩子不完美,同时,我们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每一个错误,只要处理得当,都会成为成长的机会。成长,就是在不断的错误和从错误中吸取营养中进行的。
当孩子再犯错时,你可以高兴地告诉自己:“太好了!成长的机会来了!”
那么,错误如何才能成为成长的机会呢?我们可以做什么呢?
假如,你带小朋友逛商场,他想要一个玩具,但是你觉得这个玩具不适合他,不买。孩子出于本能,会大哭大闹。
通常父母会做什么?批评训斥;揪孩子回家,不逛了;迫于无奈给孩子买了。这些做法能让孩子学到了什么吗?不能!
我们换一种方式:当孩子哭闹时,我们先让他哭一会儿,但自己不被激怒,安静地等在一旁。孩子边哭边在观察大人的反应。当他看到这一招没有用时,他会放弃。这时,你可以走上去,抱抱他,说:“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,妈妈没有给你买,让你心里很难过、很伤心。妈妈要告诉你的是:这个玩具真的不适合你。(告诉他理由)另外,除了哭之外,想一想,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跟妈妈表达呢?”而你的冷静也在给孩子做榜样。
通过这样的对话,让孩子学习用语言而不是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。这个“错误”,就成了孩子学习的机会。
无论是孩子的,还是我们自己的,每一个错误都可以成为成长的机会。
不怕犯错,当犯了错后勇于认错,承担错误的后果,并从中学习,这才是真正的勇气,也是真正的内心强大。 |
|
|
| |
|
|
|